产品指导书是产品诞生的最后一道控制文件,经过前期大量的开发工作,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、经验,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,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,整个技术、经验跟着流失。将产品质量特性的实现方法最终全部转化成一份份标准的,有效的产品指导书,让其指导我们每一个工位的操作工将合格的产品制造出来。
产品指导书主要包含9大部分
产品的说明、刀具的识别、材料、工艺模板、工艺描述、生产注意事项、生产变更记录、产品样品、产品的投诉图片。
① 产品说明包含:产品号、产品描述、产品绕向、产品间距、每卷片数(计数器)、每箱卷数、是否自动装配、及其它;
② 刀具的识别包含:刀具号、刀具位置;
③ 材料包含:原材料、过程材料、包装材料
④ 工艺模板与工艺描述必须结合起来使用
工艺模板包含信息:产品号、产品描述、版本号、编写者、日期、工艺图。
工艺描述包含信息:产品号、产品描述、版本号、编写者、日期、刀具信息(刀具的识别,刀具在工艺图中的位置、功用、如何添加泡棉)、各种胶带在工艺图中的位置及胶面如何朝向。
⑤ 生产注意事项:圆刀模切生产中要注意的材料、刀具、设备、操作步骤等多方面内容;
⑥ 生产变更记录包含的信息:产品号、产品描述、版本号、编写者、日期、每次变更的版本号、每次变更的变更单号、每次变更说明、每次变更的日期、每次变更的变更者。
⑦ 产品样品:生产员工在生产时,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形状。
⑧ 投诉图片:生产员工在生产时要特别注意图片中的产品缺陷。
圆刀产品指导书示例
模切师傅应从指导书中了解的信息
在拿到操作指导书时,应该从中获得的信息有:
1. 产品CAC号、产品描述
2. 产品的绕向(In / out)、产品间距、计数器值、每卷的片数、每箱的卷数、客户装配方式、允许连续丢片的数量
3. 刀具号、刀具的位置、刀具的套数、刀具的状态(此套刀具是否认证A/NA)、机器的种类(ident、sysco、flatbed)。
4. 材料清单:产品用料,过程用料,包装材料。
5. 工艺图、工艺描述、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、
产品变更记录。
6. 从产品图纸中需获得:确认产品CAC号,产品的形状及尺寸、成品缠绕方向(用阅读孔来判别)。
7. 控制计划。
8. 观察指导书中产品的样品。
9. 注意产品投诉图片,并在生产时不要在次出现投诉图片上出现的内容。
指导书的信息变更和完善
产品指导书变更
1. 技术员与工艺工程师负责完善新产品的指导书中安装注释信息
2. 技术员和领班负责收集生产线上好的建议和有效的改进,并填写变更单,并及时的把变更单交给相应的PE确认签字。
3. 由负责指导书信息更新的工程师根据变更单上的信息,对产品指导书进行更新。
4. 关于产品指导书版本号的规定
指导书的小变更
①只涉及计数器变更、增加备用刀、个别材料变更、添加注意事项,WI 的版本号都未升级。但是在WI的生产变更记录中详细记录了变更单号、每次的变更内容、变更时间,由谁变更的。
②指导书的大变更涉及到工艺图的变更、产品设计变更、在WI的生产变更记录中无法详细记录变更内容时,就把版本号升级并把旧的电子版保存下来。
5. 关于有些料临时没有库存情况的应对措施。
由技术员填写临时变更单-交给工艺工程师确认-交给项目工程师确认-由工艺工程师或技术员把临时变更单添加到WI中-临时变更单的有效期到时,由工艺工程师把它取出,报废
产品指导书的领用规则
所有量产的产品指导书都锁在文件柜里。
所有测试指导书都都由R&D负责。
上班时,统一由主管从文件柜里取出,并在“产品工艺指导书使用记录”的文件上做领用记录。
由主管把指导书发放到操作工手上。
使用过程中,每台机器上只限放一本指导书,有两本或两本以上指导书,请及时回收“未使用的指导书”。
产品做完了,请及时回收指导书,并在“产品工艺指导书使用记录”的文件上做回收记录。
特殊情况的处理
1. 如果一个产品的指导书找不到时,请主管或技术员先查阅此产品的状态。
2. 如果此产品是量产状态,生产线上肯定是有指导书的。在生产线上或文件柜里仔细找一下。
3. 如果此产品是测试状态,那么找产品经理或工程师。测试结果也及时报告给产品经理或工程师。
结束语
员工要重视指导书文件,所有操作都要严格按照WI上的要求;不要遗失WI文件里的WI文件、产品样品、投诉图片等;如果发现WI中有“错误”,及时告诉技术员或工程师,由他们去调查解决。